士師記(Judge)
1 約書亞死後,以色列人求問耶和華說:「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攻擊迦南人,與他們爭戰?」 2 耶和華說:「猶大當先上去,我已將那地交在他手中。」 3 猶大對他哥哥西緬說:「請你同我到拈鬮所得之地去,好與迦南人爭戰,以後我也同你到你拈鬮所得之地去。」於是西緬與他同去。 4 猶大就上去,耶和華將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們手中,他們在比色擊殺了一萬人。 5 又在那裡遇見亞多尼比色,與他爭戰,殺敗迦南人和比利洗人。 6 亞多尼比色逃跑,他們追趕,拿住他,砍斷他手腳的大拇指。 7 亞多尼比色說:「從前有七十個王,手腳的大拇指都被我砍斷,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。現在神按著我所行的報應我了。」於是他們將亞多尼比色帶到耶路撒冷,他就死在那裡。
8 猶大人攻打耶路撒冷,將城攻取,用刀殺了城內的人,並且放火燒城。 9 後來猶大人下去,與住山地、南地和高原的迦南人爭戰。 10 猶大人去攻擊住希伯崙的迦南人,殺了示篩、亞希幔、撻買,希伯崙從前名叫基列亞巴。
11 他們從那裡去攻擊底璧的居民,底璧從前名叫基列西弗。 12 迦勒說:「誰能攻打基列西弗,將城奪取,我就把我女兒押撒給他為妻。」 13 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,迦勒就把女兒押撒給他為妻。 14 押撒過門的時候,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。押撒一下驢,迦勒問她說:「你要什麼?」 15 她說:「求你賜福給我,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,求你也給我水泉。」迦勒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。
16 摩西的內兄(岳父)是基尼人,他的子孫與猶大人一同離了棕樹城,往亞拉得以南的猶大曠野去,就住在民中。 17 猶大和他哥哥西緬同去,擊殺了住洗法的迦南人,將城盡行毀滅,那城的名便叫何珥瑪。 18 猶大又取了加沙和加沙的四境,亞實基倫和亞實基倫的四境,以革倫和以革倫的四境。 19 耶和華與猶大同在,猶大就趕出山地的居民,只是不能趕出平原的居民,因為他們有鐵車。 20 以色列人照摩西所說的,將希伯崙給了迦勒,迦勒就從那裡趕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。 21 便雅憫人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,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,直到今日。
22 約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,耶和華與他們同在。 23 約瑟家打發人去窺探伯特利,那城起先名叫路斯。 24 窺探的人看見一個人從城裡出來,就對他說:「求你將進城的路指示我們,我們必恩待你。」 25 那人將進城的路指示他們,他們就用刀擊殺了城中的居民,但將那人和他全家放去。 26 那人往赫人之地去,築了一座城,起名叫路斯,那城到如今還叫這名。
27 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,他納和屬他納鄉村的居民,多珥和屬多珥鄉村的居民,以伯蓮和屬以伯蓮鄉村的居民,米吉多和屬米吉多鄉村的居民,迦南人卻執意住在那些地方。 28 及至以色列強盛了,就使迦南人做苦工,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。
29 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,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,在以法蓮中間。
30 西布倫沒有趕出基倫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,於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倫中間,成了服苦的人。
31 亞設沒有趕出亞柯和西頓的居民,亞黑拉和亞革悉的居民,黑巴、亞弗革與利合的居民。 32 於是,亞設因為沒有趕出那地的迦南人,就住在他們中間。
33 拿弗他利沒有趕出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,於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間,然而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。
34 亞摩利人強逼但人住在山地,不容他們下到平原。 35 亞摩利人卻執意住在希烈山和亞雅倫並沙賓,然而約瑟家勝了他們,使他們成了服苦的人。 36 亞摩利人的境界,是從亞克拉濱坡,從西拉而上。
所謂士師就是代理神的審判者,真正的審判者是神,而士師就承擔了帶領與執行神的審判的角色。士師也是人,所以在所有的士師中真的有許多的不完美,但神卻常使用不完美,來滿足人追求完美的特性,而在不完美中,我們更看到了神的完全。
摩西死了,約書亞死了,表示兩個時代的結束,摩西大約是在中國的商湯時期,約書亞進迦南的時間也是在商朝盤庚時期,進入士師也就是商朝的武丁時,那時商朝也即將進入滅亡時期。在摩西和約書亞的時候,神的命令就是命令,在士師的時候,命令開始被打折,十二支派中很多變成與當滅的民族同存,當滅是在創世記就告訴亞伯拉罕了:〝耶和華對亞伯蘭說:「你要的確知道,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,又服侍那地的人,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。並且他們所要服侍的那國,我要懲罰,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。但你要享大壽數,平平安安地歸到你列祖那裡,被人埋葬。到了第四代,他們必回到此地,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。」〞(創15:13-16)當滅不是因為以色列民好,當滅是當時人的心沉淪,有祭子、有孌童、性氾濫到不可思議的程度,而以色列只是比較正常一些。
當時摩西和約書亞都成為過去,人民按照自己的生活想怎樣就怎麼樣:〝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。〞(士21:25)這是士師記的總結。原本應該像迦勒的女兒一樣是要得到恩典的水泉的:〝押撒過門的時候,勸丈夫向她父親求一塊田。押撒一下驢,迦勒問她說:「你要什麼?」她說:「求你賜福給我,你既將我安置在南地,求你也給我水泉。」迦勒就把上泉下泉賜給她。〞(14-15)迦勒的女兒不是按著自己的心意求,而是按著當時的需要求,神就按著她的需要供給,這就是聽命與順福,順服就蒙福。
原本神要給以色列的恩典,也像迦勒的女兒一樣,只要她清楚的求,她的父親就供給,並且給得超乎她所求的。但以色列人與世界妥協了,他們不曉得神的命令絕對不能妥協,我們從本章第16節開始,就知道以色列百姓的問題出在「不能趕出、沒有趕出」這就是百姓最大的問題,他們其實不是不能趕出,而是不願趕出,以色列百姓違背了神的命令沒有將惡貫已經滿盈的亞摩利人(肉體的需要)除去。
親愛的天父,感謝祢,讓我們今天從士師記開始,給我們新的課程,願聖靈帶領我們,賜給我們夠用的智慧,可以讓我們細察祢所有給我們的學習。主,願我們就像迦勒的女兒一樣,知道她所要的是什麼,押撒要的是水泉,她的父親就賜給她上下兩個水泉。如今,我們也向祢求生命的活水泉,願祢生命的水泉就從我們的裏面源源不絕的湧出。感謝讚美,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,阿們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