勸慰子
23 二人既被釋放,就到會友那裡去,把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都告訴他們。 24 他們聽見了,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說:「主啊,你是造天、地、海和其中萬物的! 25 你曾藉著聖靈,託你僕人——我們祖宗大衛的口說:『外邦為什麼爭鬧?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? 26 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,臣宰也聚集,要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(基督)。』 27 希律和本丟‧彼拉多,外邦人和以色列民,果然在這城裡聚集,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(子)耶穌, 28 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。 29 他們恐嚇我們,現在求主鑒察,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, 30 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,並且使神蹟奇事因著你聖僕(子)耶穌的名行出來。」 31 禱告完了,聚會的地方震動,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,放膽講論神的道。
32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,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,都是大家公用。 33 使徒大有能力,見證主耶穌復活,眾人也都蒙大恩。 34 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,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,把所賣的價銀拿來, 35 放在使徒腳前,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。
36 有一個利未人,生在塞浦路斯,名叫約瑟,使徒稱他為巴拿巴(「巴拿巴」翻出來就是「勸慰子」)。 37 他有田地,也賣了,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。
其實每個屬基督的門徒都應該叫做巴拿巴(勸慰子),因為我們是在與世界爭戰,與世界爭戰的武器之一就是勸慰。所以使徒保羅在比較說方言的時候,說:〝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,乃是對神說,因為沒有人聽出來,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祕。但做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,要造就、安慰、勸勉人。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,做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。〞(林前14:2-4)教會是眾蒙恩罪人的聚集,應當要在造就、安慰、勸勉人上建造,使人人都能明白真理。
神的兒女,不只要勸慰人,更要有利未人的心志,以神為產業。約書亞年紀老邁的時候分產業給以色列民,唯獨對利未人這樣說:〝只是利未支派,摩西沒有把產業分給他們,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他們的產業,正如耶和華所應許他們的。 / 只是利未支派,摩西沒有把產業分給他們,他們的產業乃是獻於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火祭,正如耶和華所應許他們的。〞(書13:33/14)神的兒女是獻給神的火祭,也就是完全奉獻,是與神同工,分別歸給神的人。
惡人的捐輸總有他們的目的,以斯帖記中的哈曼就是:〝哈曼對亞哈隨魯王說:「有一種民散居在王國各省的民中,他們的律例與萬民的律例不同,也不守王的律例,所以容留他們與王無益。王若以為美,請下旨意滅絕他們,我就捐一萬他連得銀子,交給掌管國帑的人,納入王的府庫。」 〞(帖3:8-9)惡人捐款的動機是為了他們自身的詭計能夠得逞。
但是聖經教導我們要有正確的動機,所以說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。使徒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聖徒們的信末說:〝你們務要警醒,在真道上站立得穩,要做大丈夫,要剛強。凡你們所做的,都要憑愛心而做。〞(林前16:13-14)凡事我們都要警醒,在主裏做大丈夫,凡事都要憑著在主裏的愛心而做,使我們真正的成為獻給神的火祭。
親愛的天父,感謝祢讓我們學習事奉的態度,讓我們認識做事要有正確的動機,否則就會走上哈曼的道路。主,求祢保守我們的心,使我們脫離兇惡,願我們一心是以愛為旗,使我們真正的將愛散播在世界,讓世人可以看見祢門徒們的光,除去他們身上原本的羞恥,成為大丈夫,一生盡心、盡力的學會無私的奉獻,四處傳揚祢的真愛。感謝讚美,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,阿們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