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

2024/09/12 禱讀 約伯記 第11章 1~20節

快樂的麻雀

1 拿瑪人瑣法回答說: 2 「這許多的言語豈不該回答嗎?多嘴多舌的人豈可稱為義嗎? 3 你誇大的話,豈能使人不作聲嗎?你戲笑的時候,豈沒有人叫你害羞嗎? 4 你說:『我的道理純全,我在你眼前潔淨。』 5 唯願神說話,願他開口攻擊你, 6 並將智慧的奧祕指示你,他有諸般的智識。所以當知道神追討你,比你罪孽該得的還少。

7 「你考察,就能測透神嗎?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? 8 他的智慧高於天,你還能做什麼?深於陰間,你還能知道什麼? 9 其量比地長,比海寬。 10 他若經過,將人拘禁,招人受審,誰能阻擋他呢? 11 他本知道虛妄的人,人的罪孽,他雖不留意,還是無所不見。 12 空虛的人卻毫無知識,人生在世好像野驢的駒子。

13 「你若將心安正,又向主舉手—— 14 你手裡若有罪孽,就當遠遠地除掉,也不容非義住在你帳篷之中—— 15 那時你必仰起臉來,毫無斑點,你也必堅固,無所懼怕。 16 你必忘記你的苦楚,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。 17 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,雖有黑暗仍像早晨。 18 你因有指望就必穩固,也必四圍巡查,坦然安息。 19 你躺臥,無人驚嚇,且有許多人向你求恩。 20 但惡人的眼目必要失明,他們無路可逃,他們的指望就是氣絕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拿瑪是快樂的而瑣法是麻雀,加起來就是「快樂的麻雀」,但他顯得不隱重,他自己自以為義還說約伯自以為義,因為他把事情看得太膚淺了,在他的眼中只有是與不是,不是黑便是白,他以為只有他才明白神的心意,其實每個人也知道,他自以為有智慧,其實說出來的話正好顯出他的無知,因為他是以他自己所認為的觀點,他不曉得世界的多樣性與神要朔造大器皿的差別。

耶穌說了一個比喻,祂說:〝你們不要論斷人,免得你們被論斷。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,也必怎樣被論斷;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。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,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對你弟兄說『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』呢?你這假冒為善的人!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後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〞(太7:1-5)這就是瑣法說的:「許多的言語、多嘴多舌的人、誇大的話、戲笑的(嘲諷和藐視)」這些都反指向了他自己。

他聽不出來約伯是向神傾訴,是向神求得憐憫,寧願讓他死,也別讓他不能承擔。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聖徒時說:〝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,藉著我們修成的:不是用墨寫的,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;不是寫在石版上,乃是寫在心版上。我們因基督,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。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,我們所能承擔的,乃是出於神。〞(林後3:3-5)若不是聖靈的感動,保羅也說不出這樣的話來,約伯仍然在困苦的過程中,是神要在他的心版上寫下新的篇章。

曲解是溝通的障礙,瑣法就像麻雀般的輕盈,但不能深思約伯話中的精意,他指責約伯說:〝你自以為信仰純全,在上帝眼中清白。〞(4 當)是約伯的自義,這就是曲解。瑣法說:〝愚蠢人若能變得聰明, 野驢駒也可生成人樣。〞(12 當)這話正好就顯出他自己的愚蠢,他不僅沒有同理心,神也絕對不會揀選這樣性格的人物,成為一個貴重的器皿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親愛的天父,我們感謝祢每天的看顧,求使我們不要成為一個愚頑人,不要成為一個喜歡指責別人的人。求讓我們更有同理心,有聽不懂的,不明白的一定要問清楚是什麼意思,否則就成了曲解,這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是非常的重要,求,就讓我們有謙卑的心,願意忍耐體會人內心裏真正想說明的含意,讓我們明白,不是我們認為對的就是,因為每個人的境遇都會有所不同。感謝讚美,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,阿們!

萬修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