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每逢思想
21 約伯回答說: 2 「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,就算是你們安慰我。 3 請寬容我,我又要說話,說了以後,任憑你們嗤笑吧! 4 我豈是向人訴冤,為何不焦急呢? 5 你們要看著我而驚奇,用手摀口。 6 我每逢思想,心就驚惶,渾身戰兢。 7 惡人為何存活,享大壽數,勢力強盛呢? 8 他們眼見兒孫,和他們一同堅立。 9 他們的家宅平安無懼,神的杖也不加在他們身上。 10 他們的公牛孳生而不斷絕,母牛下犢而不掉胎。 11 他們打發小孩子出去,多如羊群,他們的兒女踴躍跳舞。 12 他們隨著琴鼓歌唱,又因簫聲歡喜。 13 他們度日諸事亨通,轉眼下入陰間。 14 他們對神說:『離開我們吧,我們不願曉得你的道。 15 全能者是誰?我們何必侍奉他呢?求告他有什麼益處呢?』 16 看哪,他們亨通不在乎自己,惡人所謀定的離我好遠。
17 「惡人的燈何嘗熄滅?患難何嘗臨到他們呢?神何嘗發怒,向他們分散災禍呢? 18 他們何嘗像風前的碎秸,如暴風颳去的糠秕呢? 19 你們說神為惡人的兒女積蓄罪孽,我說不如本人受報,好使他親自知道。 20 願他親眼看見自己敗亡,親自飲全能者的憤怒。 21 他的歲月既盡,他還顧他本家嗎? 22 神既審判那在高位的,誰能將知識教訓他呢? 23 有人至死身體強壯,盡得平靖安逸; 24 他的奶桶充滿,他的骨髓滋潤。 25 有人至死心中痛苦,終身未嘗福樂的滋味。 26 他們一樣躺臥在塵土中,都被蟲子遮蓋。
27 「我知道你們的意思,並誣害我的計謀。 28 你們說:『霸者的房屋在哪裡?惡人住過的帳篷在哪裡?』 29 你們豈沒有詢問過路的人嗎?不知道他們所引的證據嗎? 30 就是惡人在禍患的日子得存留,在發怒的日子得逃脫。 31 他所行的,有誰當面給他說明?他所做的,有誰報應他呢? 32 然而他要被抬到塋地,並有人看守墳墓。 33 他要以谷中的土塊為甘甜,在他以先去的無數,在他以後去的更多。 34 你們對答的話中既都錯謬,怎麼徒然安慰我呢?」
本章可算是第二輪辯論的結論,約伯指出神的作為與朋友們所認知的有所差距,人生沒有那麼簡單,不只是簡單的賞善罰惡的問題,約伯期望他們仔細聆聽就好,他們原本的目的就是要來安慰人,而安慰不在爭辯中,不要失去原來的焦點。
其實最好的安慰就是聆聽,聆聽才能陪人走出幽暗,走出自我捆綁的日子。仔細的聆聽帶來深度的安慰,聆聽就在同哭同泣中,將人從死地轉回,這就是安慰。
創世記第五章28-29中,就出現了安慰者「挪亞」:〝拉麥活到一百八十二歲,生了一個兒子,給他起名叫挪亞,說:「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,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。」〞原來需要安慰的人是從挪亞的時代就有了,挪亞使神停止了對地的咒詛,與惡人、義人無關。挪亞也忍受百年造船事業的孤獨,只有神安慰他,他們被安慰也安慰人。
約伯最後指出朋友們失去了焦點,因為他們的目的是要來安慰約伯,但卻無法滿足約伯需要被安慰的靈,因此約伯總結說:〝你們的空談怎能安慰我? 你們的回答純屬荒謬。〞(34 當代譯本)其實,當我們的「己」高漲的時候,我們不也是經常犯下這同樣的錯謬!
親愛的天父,求祢教導我們仔細聆聽,聽祢還有聽人,願我們不急著發表我們的言論,因為許多我們認為是對的,不一定在別人的心中有同感。也許我們就在錯誤中,我們正需要別人的指正。願聖靈啟示我們,因為祢是我們的勸慰師,求祢先安慰我們,使我們在祢裏面先得安慰,於是才能安慰人,願我們注意聆聽人們的聲音,使我們成為別人的幫助。感謝讚美,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,阿們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