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主的餐
17 我現今吩咐你們的話,不是稱讚你們,因為你們聚會不是受益,乃是招損。 18 第一,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,我也稍微地信這話。 19 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,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。 20 你們聚會的時候,算不得吃主的晚餐, 21 因為吃的時候,各人先吃自己的飯,甚至這個飢餓,那個酒醉。 22 你們要吃喝,難道沒有家嗎?還是藐視神的教會,叫那沒有的羞愧呢?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?可因此稱讚你們嗎?我不稱讚! 23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,原是從主領受的,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,拿起餅來, 24 祝謝了,就掰開,說:「這是我的身體,為你們捨(掰開)的。你們應當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」 25 飯後,也照樣拿起杯來,說:「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。你們每逢喝的時候,要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」 26 你們每逢吃這餅、喝這杯,是表明主的死,直等到他來。 27 所以,無論何人,不按理吃主的餅、喝主的杯,就是干犯主的身、主的血了。 28 人應當自己省察,然後吃這餅、喝這杯。 29 因為人吃喝,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,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。 30 因此,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,死(睡)的也不少。 31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,就不至於受審。 32 我們受審的時候,乃是被主懲治,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。 33 所以我弟兄們,你們聚會吃的時候,要彼此等待。 34 若有人飢餓,可以在家裡先吃,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。其餘的事,我來的時候再安排。
第19節這裏說的分門結黨,不是政治上的,而是指貴賤階級的不同,有經驗的人則是指經過試煉,被證實為神所認可的人,就像列王記上第十九章18節所說:〝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,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,未曾與巴力親嘴的。〞是神自己留下的「七千人」被神證實為忠心的人。教會本應該在當時就是「突破階級制度」的地方,不應該像外邦人一樣分別貴賤,並且忘記他們中間還有需要幫助的貧窮人存在。
耶穌為門徒設立聖餐的時候(太26:26-29)那時聖餐和愛筵和是結合在一起的,喝聖餐的杯算是餐後酒,是第三杯,稱為「救恩之杯」,但哥林多教會的一些有錢人,在還沒有等到第三杯的時候已經顯出他們的放縱與不顧他人的形象。
聖餐原是敬拜的中心,為的是記念主耶穌。聖餐裏面原有悔罪的行為,是省察我們愛心的時刻,是否在教會中造就和睦(22)。再一次的提醒悔改認罪,讓耶穌靈來更新、醫治。但哥林多教會的聖餐成為人們炫耀的場合,保羅提醒他們,不要忘記還有「最後的審判」。
使徒彼得當年的光景:〝信的人都在一處,凡物公用,並且賣了田產、家業,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。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,且在家中掰餅,存著歡喜、誠實的心用飯,讚美神,得眾民的喜愛。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。〞(使2:44-47)「等待」是互相接納,等待是安靜在主面前尋求合一的心,使聚集的人都站立在堅固的磐石上成為靈宮,這靈宮的榮光必照在人前,吸引萬族萬民前來敬拜,才能顯出吃主的餐的真實意義。
親愛的天父,感謝祢為我們預備聖餐,讓我們可以時時記念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用祂的寶血洗淨我們的污穢。感謝祢使我們明白,我們在聖餐中也可以省察我們的過犯,使聖靈在我們裏面再更新,讓我們記得我們是與世界有所分別,我們是要改造這個被罪污染的世界,而不是被這個世界同化,是要讓這個世界行在光明中。感謝讚美,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,阿們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