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意與不願意
22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,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。 23 有一個人問他說:「主啊,得救的人少嗎?」 24 耶穌對眾人說:「你們要努力進窄門。我告訴你們: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,卻是不能。 25 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,你們站在外面叩門,說:『主啊,給我們開門!』他就回答說:『我不認識你們,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。』 26 那時,你們要說:『我們在你面前吃過、喝過,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。』 27 他要說:『我告訴你們,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。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,離開我去吧!』 28 你們要看見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和眾先知都在神的國裡,你們卻被趕到外面,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 29 從東、從西、從南、從北將有人來,在神的國裡坐席。 30 只是有在後的將要在前,有在前的將要在後。」
31 正當那時,有幾個法利賽人來對耶穌說:「離開這裡去吧,因為希律想要殺你。」 32 耶穌說:「你們去告訴那個狐狸說,今天、明天我趕鬼治病,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。 33 雖然這樣,今天、明天、後天我必須前行,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。 34 耶路撒冷啊,耶路撒冷啊!你常殺害先知,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。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,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們不願意。 35 看哪,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!我告訴你們: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,直等到你們說:『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!』」
願意走神的道路,就是願意進窄門。真理人人都曉得,但願意選擇遵行的人少。亞伯拉罕一家選擇的道路是一條堅辛的道路。創世記第11章描寫當時的景況:〝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,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,出了迦勒底的吾珥,要往迦南地去。他們走到哈蘭,就住在那裡。〞(創11:31)亞伯拉罕的父親從一個富裕之地往另一個陌生的地方遷移,當時亞伯拉罕和撒萊不能生育、羅得是死了父親的小孩。
亞伯拉罕順服神的引導,寧願一生都住在帳篷,而羅得選擇了城市,從此他們的命運各不相同。我們看出選擇神的道路就得神的祝福,亞伯拉罕最後成為多國之父:〝耶和華對亞伯蘭說:「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我必叫你成為大國,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,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為你祝福的,我必賜福於他;那咒詛你的,我必咒詛他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」〞(創12:1-3)亞伯拉罕順服神離開了舒適的地方,換得了永遠的生命,成為我們的信心之父。
耶和華要摩西告訴以色列人的話,說:〝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,你們都看見了;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,帶來歸我。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,遵守我的約,就要在萬民中做屬我的子民,因為全地都是我的。你們要歸我做祭司的國度,為聖潔的國民。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。」〞(出19:4-6)只是他們不聽,全部到斃在曠野。
神原本就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,祂願意祂的子民都成為敬虔的兒女,祂一再的寬容,但末後必有審判。但是選擇相信耶穌,使祂成為我們的中保,正如使徒約翰的信中說:〝我小子們哪,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,是要叫你們不犯罪。若有人犯罪,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,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。他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,不是單為我們的罪,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。〞(約一2:1-2)我們願意耶穌將我們從罪惡裡救出來,因此我們要說:「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!」
〝耶和華啊,我們在你行審判的路上等候你,我們心裡所羨慕的是你的名,就是你那可記念的名。〞(賽26:8)
親愛的天父,感謝祢使我們選擇祢的道路,雖然這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,但我們知道這是真理之路。願祢兒女的一生都像栽在溪水邊的樹,是不從惡人的計謀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褻慢人的座位的道路,使我們的葉子永不枯乾,成為別人的祝福,求使我們所建造的教會,弟兄姊妹都真誠的彼此相愛。感謝讚美,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名,阿們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